您好,欢迎进入深圳市环亮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官网!
环亮城市服务

扫一扫咨询详情

全国咨询热线:

136-3292-4269
保洁服务PRODUCT CENTER

联系热线

136-3292-4269

微信号:HLHJ8573
手 机:13632924269
邮 箱:CCL690908@163.COM
地 址:深圳龙华区观澜街道观光路1211号乐创荟大厦1栋二单元601
日常保洁
您的位置: 主页 > 保洁服务 > 日常保洁

医院保洁服务

  • 医院保洁服务需以 “无菌化、无交叉感染、精准分区” 为核心,适配诊疗、住院、办公等多元场景的卫生安全需求。我将从医疗核心区、公共区域、特殊科室、垃圾与废弃物处理、作业规范五大维度制定标准,严格遵循医疗感染控制规范。...
  • 服务详情

医院保洁.jpg


一、医疗核心区域保洁标准

医疗核心区直接关联患者诊疗安全,需执行 “高频消毒 + 无菌化清洁”,严格区分清洁区、半污染区、污染区,避免交叉感染。
(一)门诊诊疗区
区域
清洁频率
清洁标准
诊察室(普通科室)
每接诊 1 名患者后即时擦拭(桌面、座椅、听诊器摆放台);每日接诊结束后 1 次全面清洁 + 消毒;每周 1 次深度清洁(墙面、天花板除尘)
桌面无病历碎屑、棉签、污渍,物品摆放整齐;座椅表面无灰尘、皮屑,扶手消毒后无黏腻感;地面无垃圾、水渍,用含氯消毒液(500mg/L)拖拭;墙面无涂鸦、胶渍,无蜘蛛网;空气流通良好,无异味
门诊大厅 / 候诊区
每 30 分钟 1 次巡视清洁(捡拾垃圾、擦拭自助机);每 2 小时 1 次地面拖拭 + 消毒;每日营业前后 2 次全面清洁(含座椅、导诊台)
地面无纸屑、果皮、呕吐物(发现后 5 分钟内清理并强化消毒);自助挂号机、缴费机表面无指纹、污渍,按键每小时消毒 1 次;候诊座椅每 2 小时擦拭 + 消毒,无灰尘、污渍;导诊台无杂物,台面消毒后无痕迹;垃圾桶满 1/2 即清,周边无散落垃圾
治疗室 / 注射室(半污染区)
每操作 1 次后即时清洁(治疗台、托盘);每日 3 次全面清洁 + 消毒(早 8 点、午 12 点、晚 6 点);医疗废物桶每 2 小时检查 1 次
治疗台无药液残留、血迹、棉签,用 75% 酒精擦拭消毒;地面无医疗废弃物、水渍,用含氯消毒液(1000mg/L)拖拭;器械存放柜表面无积灰,柜门关闭严密;空气每日紫外线消毒 2 次(每次 30 分钟,无人时进行);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严格分类,无混放
(二)住院病区
区域
清洁频率
清洁标准
病房(普通病房)
每日 2 次全面清洁(早 8 点前、晚 5 点后);患者出院后 1 次终末消毒(含床单位、墙面、地面);床头柜、床栏每 4 小时擦拭 1 次
地面无垃圾、水渍、血迹,用含氯消毒液(500mg/L)拖拭,床底无积灰;床头柜无杂物、食物残渣,用 75% 酒精擦拭;床栏、呼叫器按钮每小时消毒 1 次,无黏腻感;窗户玻璃无指纹、污渍,窗帘每周更换清洗 1 次;卫生间每日清洁 3 次 + 消毒,无异味、积水
护士站 / 医生办公室
每 2 小时 1 次桌面擦拭;每日 2 次地面清洁 + 消毒(午 12 点、晚 7 点);文件柜每周 1 次除尘
桌面无病历堆积、咖啡渍、笔痕,用 75% 酒精擦拭;电脑键盘、鼠标每小时消毒 1 次,缝隙无碎屑;地面无纸张、垃圾,用含氯消毒液拖拭;文件柜表面无积灰,文件摆放整齐;饮水机每日清洁 1 次,出水口每周消毒 1 次
病区走廊 / 电梯厅
每 1 小时 1 次巡视清洁;每 2 小时 1 次地面拖拭 + 消毒;扶手、门把手每 30 分钟消毒 1 次
地面无垃圾、痰迹、水渍,消毒后无残留痕迹;扶手、门把手无细菌残留(定期采样检测);墙面无涂鸦、胶渍,消防栓表面无积灰;电梯厅地面光亮,电梯按钮每 20 分钟消毒 1 次,张贴 “消毒记录”
二、公共区域保洁标准
医院公共区域人流量大,需兼顾 “卫生安全” 与 “环境整洁”,重点控制细菌传播风险。
(一)公共卫生间(非诊疗区)
清洁频率
清洁标准
每日 6 次全面清洁(早 7 点、9 点、11 点、午 1 点、3 点、5 点);每 15 分钟 1 次巡视(补充耗材、清理即时垃圾);便池、洗手台每清洁 1 次消毒 1 次
地面无积水、污渍、毛发,用含氯消毒液(1000mg/L)拖拭,防滑垫每日清洗消毒;便池无尿碱、堵塞,冲水正常,用专用工具清洁后喷洒消毒液;洗手台无积水、肥皂渍,镜面无水雾、指纹,用 75% 酒精擦拭;洗手液、卫生纸、擦手纸随时补充,无断供;垃圾桶为脚踏式,满 1/2 即清,桶身无污渍;通风良好,无异味,每日紫外线消毒 2 次(无人时)
(二)停车场 / 地下通道
区域
清洁频率
清洁标准
地上停车场
每日 2 次清扫(早 6 点、晚 6 点);每周 1 次地面冲洗 + 消毒;雨雪天后 1 小时内清理积水 / 积雪
地面无垃圾、碎石、油污(油污用专用去油剂清理后消毒);车位线、导向标识清晰无遮挡;充电桩周边无垃圾,设备表面每周消毒 1 次;消防通道无杂物堆积,应急指示灯正常
地下通道 / 楼梯间
每日 2 次清扫(早 7 点、晚 7 点);每 3 天 1 次地面拖拭 + 消毒;扶手每日 3 次消毒
地面无灰尘、垃圾、积水,消毒后无滑腻感;扶手无细菌残留,用 75% 酒精擦拭;墙面无涂鸦、蜘蛛网,台阶无积灰;防火门关闭正常,门把手每日消毒 3 次
(三)食堂 / 营养配餐区
区域
清洁频率
清洁标准
用餐区
顾客离开后 5 分钟内清理餐位;每 1 小时 1 次地面巡视清洁;每日收餐后 1 次全面清洁 + 消毒
餐位桌面无食物残渣、油污、纸巾,用食品级消毒液擦拭;座椅无污渍、食物碎屑,每日消毒 1 次;地面无油渍、积水,用专用去油剂清洁后消毒;餐桌转盘无食物残留,每日拆卸清洗 1 次
配餐间(半污染区)
每配餐 1 次后即时清洁台面;每日 3 次全面清洁 + 消毒(早 8 点、午 12 点、晚 5 点);地面每 2 小时拖拭 1 次
配餐台无药液残留、食物碎屑,用 75% 酒精擦拭;餐车每日清洁消毒 2 次,无油污、锈迹;地面无积水、食物残渣,用含氯消毒液(500mg/L)拖拭;窗户无灰尘,通风口每日清洁 1 次,无油污堆积
三、特殊科室保洁标准
针对感染性疾病科、手术室、ICU 等特殊科室,需执行 “分区隔离 + 专业消毒” 标准,严格遵循医院感染控制规范。
(一)感染性疾病科(污染区)
区域
清洁频率
清洁标准
诊室 / 病房
每接诊 1 名患者后即时清洁 + 消毒;患者出院后 1 次终末消毒(含空气、物表、床单位);地面每 2 小时消毒 1 次
地面用含氯消毒液(2000mg/L)拖拭,无血迹、分泌物残留;墙面、门窗用含氯消毒液擦拭,高度不低于 1.5 米;床单位(床单、被套、枕套)一人一换,污染后立即更换并高温灭菌;医疗器械表面用 75% 酒精消毒,无细菌残留;空气每日紫外线消毒 3 次(每次 60 分钟,无人时),或用空气消毒机持续消毒
缓冲区 / 脱衣间
每小时 1 次清洁 + 消毒;工作人员脱防护服后即时清洁地面、台面
地面无防护服碎屑、消毒剂残留,用含氯消毒液(1000mg/L)拖拭;台面无手套、口罩等废弃物,用 75% 酒精擦拭;镜子无水雾,门把手每 30 分钟消毒 1 次;垃圾桶为密封式,医疗废物单独存放,满 1/3 即清
(二)手术室(无菌区)
区域
清洁频率
清洁标准
手术间
每台手术后 1 次即时清洁 + 消毒;每日手术结束后 1 次全面清洁 + 灭菌;每周 1 次深度清洁(含天花板、通风系统)
地面用无菌水拖拭后,再用含氯消毒液(1000mg/L)消毒,无血迹、组织碎屑;手术台表面用 75% 酒精擦拭,无药液残留;器械台无杂物,消毒后用无菌布覆盖;空气采用层流净化系统持续净化,每日手术前 30 分钟开启;墙面、手术灯无积灰,灯罩每周清洁 1 次
更衣室 / 预麻室
每日 2 次清洁 + 消毒(早 7 点、晚 7 点);衣柜表面每周 1 次消毒
地面无灰尘、衣物碎屑,用含氯消毒液(500mg/L)拖拭;更衣室座椅每小时消毒 1 次,无细菌残留;预麻室床单位一人一换,台面用 75% 酒精擦拭;空气每日紫外线消毒 2 次(每次 30 分钟,无人时)
(三)ICU(重症监护室)
区域
清洁频率
清洁标准
病床单元
每 2 小时 1 次物表清洁 + 消毒;患者转出后 1 次终末消毒;地面每小时消毒 1 次
床栏、监护仪、呼吸机表面用 75% 酒精擦拭,无血迹、药液残留;地面用含氯消毒液(1000mg/L)拖拭,无积水、污渍;输液架、治疗车每日消毒 3 次,无细菌残留;空气用空气消毒机 24 小时持续消毒,定期检测细菌浓度(≤200cfu/m³);床单位用品一人一换,污染后立即更换
治疗准备区
每操作 1 次后即时清洁台面;每日 3 次全面消毒(早 8 点、午 12 点、晚 6 点)
治疗台无医疗器械残留、药液痕迹,用 75% 酒精擦拭;药品柜表面无积灰,柜门关闭严密;地面无垃圾、水渍,用含氯消毒液拖拭;医疗废物分类存放,锐器盒满 3/4 即更换,无外露
四、垃圾与医疗废弃物处理标准
医院垃圾含医疗废物、感染性废物,需严格分类、密封清运,避免环境污染与交叉感染。
(一)分类收集
  1. 医疗废物:包括感染性废物(如用过的棉签、纱布)、病理性废物(如组织标本)、损伤性废物(如针头、刀片)、药物性废物(如过期药品)、化学性废物(如消毒剂),需使用专用黄色医疗废物袋 / 锐器盒,袋口密封,标注产生科室、日期、类别。
  1. 生活垃圾:非诊疗区产生的普通垃圾(如患者家属丢弃的纸巾、食品包装),使用黑色垃圾袋,与医疗废物严格分开存放,禁止混放。
  1. 特殊废物:新冠病毒感染者产生的垃圾(含生活垃圾、医疗废物),需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,外层喷洒含氯消毒液(2000mg/L),单独标注 “新冠感染性废物”。
(二)清运规范
  1. 医疗废物
  • 清运频率:感染性废物、损伤性废物每日清运 2 次(早 10 点、晚 6 点);病理性废物、药物性废物、化学性废物每日清运 1 次,专人专车运输。
  • 清运流程:保洁人员佩戴防护服、护目镜、手套,使用密封式医疗废物转运车,从专用通道运输至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;转运车每次使用后用含氯消毒液(1000mg/L)全面消毒;暂存点每日消毒 2 次,医疗废物存放不超过 48 小时,由有资质的机构定期回收并出具转运记录。
  1. 生活垃圾
  • 清运频率:公共区域每日清运 3 次(早 9 点、午 1 点、晚 7 点);住院病区每日清运 2 次(午 12 点、晚 8 点)。
  • 清运规范:使用加盖垃圾车,避免垃圾遗撒、异味扩散;清运后清洗垃圾桶内外,喷洒除臭剂,垃圾桶摆放整齐,周边地面无污水、残留垃圾。
(三)消毒要求
  1. 医疗废物暂存点、垃圾站每日用含氯消毒液(1000mg/L)喷洒消毒 2 次,地面用消毒液拖拭,墙面消毒高度不低于 1.5 米。
  1. 新冠等传染病流行期间,医疗废物清运频率提高 1 倍,转运车、暂存点每清运 1 次消毒 1 次;生活垃圾清运后,垃圾桶、投放点用含氯消毒液(500mg/L)消毒 1 次。
五、保洁作业规范
(一)人员要求
  1. 持证上岗:需持有健康证(每年体检 1 次)、医院感染控制培训合格证,特殊科室(如感染科、手术室)保洁人员需额外通过专项培训考核。
  1. 防护规范:进入诊疗区、感染区需佩戴工作帽、口罩、手套;进入感染性疾病科、ICU 需穿防护服、护目镜;清洁医疗废物时需戴双层手套、防护鞋套,禁止裸手接触医疗废物。
  1. 行为规范:遵守医院保密规定,不随意翻阅病历、患者信息;不进入手术间、治疗室等无菌区域(除非有专人陪同);清洁时动作轻柔,避免产生扬尘,不影响患者休息与诊疗工作。
(二)工具与药剂要求
  1. 工具分类:按区域划分清洁工具,感染区工具(拖把、抹布、水桶)与非感染区工具严格分开,标识清晰(如感染区工具贴红色标签,普通区贴蓝色标签);医疗废物专用工具(如收集袋、锐器盒)单独存放,不与普通工具混用。
  1. 工具消毒:清洁工具每日清洗消毒 1 次,感染区工具用含氯消毒液(1000mg/L)浸泡 30 分钟后晾干;拖把、抹布使用后及时清洗,避免异味滋生;清洁设备(如洗地机、吸尘器)每周消毒 1 次,滤网定期更换。
  1. 药剂规范:使用医院指定的医用消毒剂(如含氯消毒液、75% 酒精),浓度按要求配置(如普通消毒用 500mg/L 含氯消毒液,感染区用 1000-2000mg/L);消毒剂单独存放于阴凉通风处,张贴警示标识,禁止与其他化学品混放;清洁时避免消毒剂接触患者皮肤、黏膜,必要时提前告知。
(三)安全要求
  1. 操作安全:清洁地面时避免积水,放置 “地面湿滑” 警示牌;使用梯子清洁高处时需有人扶持,禁止攀爬窗台、护栏;搬运医疗废物时轻拿轻放,避免袋子破损导致废物泄漏。
  1. 应急处理:若发生医疗废物泄漏(如针头掉落、废液洒漏),立即停止作业,用含氯消毒液(2000mg/L)覆盖消毒 30 分钟,再用专用工具清理,禁止直接用手接触;若清洁剂溅入眼睛,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。
  1. 感染防控:保洁人员若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症状,立即停止工作并上报医院;接触感染性废物后,及时用洗手液 + 流动水洗手,再用 75% 酒精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
六、标准执行与监督
  1. 日常巡查:医院感染管理科联合保洁主管每日 3 次(早 8 点、午 12 点、晚 6 点)巡查各区域,重点检查医疗废物分类、消毒记录、工具使用规范,发现问题立即整改,记录《保洁质量检查表》。
  1. 定期检测:每月对诊疗区、感染区物表(如床栏、门把手、电梯按钮)进行细菌采样检测,合格率需达到 100%;每季度对空气、水质进行检测,确保符合医疗卫生标准。
  1. 反馈机制:设立患者、医护人员反馈通道(如意见箱、线上问卷),接到清洁相关投诉后,1 小时内响应,2 小时内现场处理,24 小时内回访确认满意度。
  1. 培训考核:每月组织 1 次保洁人员培训(医院感染控制、消毒技巧、应急处理),每季度 1 次实操考核,考核不合格者暂停上岗,重新培训达标后方可复工;每年开展 “感染防控标兵” 评选,激励团队提升服务质量。


产品推荐
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36-3292-4269

微信咨询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