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生防疫标准
- 日常清洁需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(如含氯消毒剂、75% 酒精等),对高频接触表面(门把手、电梯按钮、楼梯扶手等)每日消毒≥2 次,流感 / 疫情期间增至 4 次以上。
- 清洁工具分类使用:卫生间专用抹布 / 拖把与其他区域分开,避免交叉污染;工具使用后需清洗、消毒并晾干存放。
- 保洁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上岗,每日测量体温,工作时佩戴口罩、手套,咳嗽 / 打喷嚏时避开办公人群。
安全操作标准
- 清洁时需放置 “小心地滑”“正在清洁” 等警示标识,避免行人滑倒;高空作业(如擦玻璃、天花板除尘)需使用稳固梯子或升降设备,禁止攀爬窗台。
- 清洁剂需分类存放(酸性、碱性、中性分开),远离火源和电源;严禁使用腐蚀性清洁剂清洁大理石、木地板等特殊材质。
- 垃圾清运时需检查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(如未熄灭的烟头、酒精瓶),发现后及时处理并上报。
日常清洁(每日 1 次,多在非办公时段进行)
- 桌面:无杂物、无灰尘、无咖啡渍 / 笔迹,办公用品(电脑、文件、笔筒)摆放整齐;
- 地面:地毯吸尘无碎屑,木地板 / 地砖无污渍,边角无积灰;
- 设备:电脑主机、键盘、鼠标用酒精湿巾擦拭消毒(避免液体渗入),打印机 / 复印机表面无灰尘,纸盘无废纸;
- 门窗:玻璃无手印、无污渍,窗框无积灰,窗帘定期拍打除尘(每月 1 次深度清洁)。
定期维护(每周 1 次)
- 抽屉:协助整理表层杂物(需经用户同意),无食物残留;
- 绿植:叶片擦拭无灰尘,花盆托盘无积水;
- 踢脚线 / 墙角:清理蛛网、积灰,无毛发堆积。
会议室
- 会前:桌面消毒、座椅摆正,水杯 / 茶具清洗消毒,投影幕布无灰尘;
- 会后:30 分钟内清理垃圾、擦拭桌面,恢复座椅摆放,地面快速除尘;
- 定期:每月清洁投影镜头、音响设备表面,地毯每季度深度清洗 1 次。
茶水间
- 每日:水槽无积水、无食物残渣,微波炉内外擦拭消毒(去除油污),冰箱每周清理 1 次(去除过期食品,内壁消毒);
- 设备:饮水机滤芯按说明书更换,咖啡机每日清洁漏斗,避免咖啡渣堆积;
- 垃圾:分类垃圾桶(可回收、厨余、其他垃圾)标识清晰,厨余垃圾每日单独清运,避免异味。
地下车库 / 机房
- 地面:每日清扫无杂物,每月冲洗 1 次(避开设备区),无油渍、积水;
- 设施:车位线清晰无遮挡,消防栓、管道无积灰,机房地面无静电灰尘(每周用防静电抹布清洁);
- 标识:指示牌、警示牌无污渍,反光条清晰可见。
- 视觉验收:无明显灰尘、污渍、积水、杂物,表面光亮整洁,无卫生死角(如墙角、设备底部、抽屉缝隙)。
- 触觉验收:高频接触表面(扶手、按钮、桌面)无黏腻感、无灰尘颗粒;地面干燥,无湿滑感。
- 嗅觉验收:全区域无异味(如霉味、消毒水残留味、食物馊味),通风良好,空气清新。
- 记录验收:保洁人员需填写《清洁记录表》(含时间、区域、操作内容、消毒情况),管理人员每日抽查签字,留存备查。
- 突发污渍:如咖啡泼洒、呕吐物等,需在 15 分钟内到场处理,使用专用清洁剂(如去渍剂、除臭剂),避免污渍凝固或异味扩散;
- 恶劣天气:雨天需在大堂入口放置防滑垫、雨伞收纳架,及时清理地面雨水,避免带入泥沙;
- 节假日后:复工前对全区域进行深度清洁 + 消毒,重点检查茶水间、卫生间的设备状态,确保无虫鼠滋生。
通过以上标准的执行,可有效保障写字楼环境的整洁度与安全性,同时提升企业形象与员工办公舒适度。不同写字楼可根据自身定位(如甲级、乙级)或客户需求,适当调整清洁频次与细节标准。